SARS-CoV-2感染恒河猴模型

      健明迪檢測提供的SARS-CoV-2感染恒河猴模型,討論與結論 目前沒有確證有效的陽性藥物,本單位用細胞模型從市售成藥中篩選有效藥物,發現PHD1(藥品代號)可以在細胞水平抑制病毒復制,具有CMA,CNAS認證資質。
      SARS-CoV-2感染恒河猴模型
      我們的服務 SARS-CoV-2感染恒河猴模型

      討論與結論

      目前沒有確證 有效的陽性藥物,本單位用細胞模型從市售成藥中篩選有效藥物,發現 PHD1(藥品代號)可以在細胞水平抑制病毒復制,隨后用小鼠模型進行了藥效學評價。發現藥物治療感染小鼠后,臨床癥狀得到改善,病毒復制被顯著抑制,肺組織病理明顯改善,證明該藥物可治療感染小鼠。

      生物安全性

      所有涉及的病毒實驗操作全部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ABSL-3實驗室完成,該實驗室已經具備相關實驗室和福利倫理資質。

      評價驗證

      本實驗建立的新型冠狀病毒動物模型,采用監測臨床癥狀、病毒學、病理學、影像學和免疫學等方法進行分析和鑒定,確定該動物模型成功建立。

      (1)癥狀觀察:感染后每天監測體溫,記錄一般癥狀、體重,監測周期14天。

      (2)病毒載量:采集 3,4,5,6,7,9,11,14天咽拭子、鼻拭子和肛拭子,感染后7天處1只猴,采集氣管、肺、脾、腸、肝、腎、腦、心、淋巴結進行RNA 抽提,利用 RT-PCR 技術,檢測組織中病毒載量。RT-PCR 所用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物如下:上游為5’-TCGTTTCGGAAGAGACAGGT-3’;下游為5’-GCGCAGTAAGGATGGCTAGT-3’。

      病毒分離:肺組織在DMEM溶液中研磨制備成勻漿,離心分離上清后,接種于Vero細胞分離病毒并觀察細胞病變。

      (3)影像學檢查:感染后 0,3,5,7,9,11,13,15天做X-RAY檢測。

      (4)病理學觀察:感染后7天處死1只猴,采集氣管、肺、脾、腸、肝、腎、腦、心、淋巴結進行病理檢查。用新鮮的組織制備冰凍切片,將組織固定在冷凍劑上,肺臟組織(10um)切好后在100%丙酮內固定15分鐘,之后用HE染色,鏡下觀察。

      (5)免疫熒光染色及免疫組化:肺臟切片用 PBS 洗三遍,用固定液充分固定,用封閉液室溫封閉1h,一抗4°C封閉過夜,PBS洗三遍,二抗37°C孵育1小時,PBS洗三遍。用DAPI染細胞核,觀察新型冠狀病毒在小鼠肺臟上的定位。新型冠狀病毒一抗為病人恢復期血清,羊源抗人二抗用,FITC標記。

      (6)免疫學檢測:感染后第3,4,6,7,11,14天全血進行白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檢查和CD3+,CD4+,CD8+,巨噬細胞,單核細胞,以及血清中特異性抗體。

      (7)數據統計處理方法

      本實驗所產生的定量數據,應用統計處理軟件 SPSS(Version. 12.0)進行方差分析。

      制備方法

      1、實驗材料

      1.1 攻毒毒株

      毒株名稱:SARS-CoV-2(原 2019-nCoV, HB-01)

      毒株來源:由中國疾控中心譚文杰教授提供,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可以在GISAID (BetaCoV / Wuhan / IVDC-HB-01 /2020|EPI_ISL_402119)獲得,存放于中國微生物數據中心(登錄號 NMDC10013001,基因組登錄號MDC60013002-01)。

      毒株培養:將新型冠狀病毒接種到 Vero 細胞進行分離和儲存。Vero 細胞培養在 DMEM(英濰捷基, 美國)添加 10%胎牛血清,100 IU/ml 青霉素和 100μg/ml 鏈霉素的培養基中,環境為 37°C,5%CO2。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滴度用標準的半數細胞感染率(a standard 50% tissue cultureinfection dose ,TCID50) 進行分析。

      1.2 實驗動物

      動物名稱:恒河猴

      動物級別:SPF 級

      動物年齡:2-4 歲

      動物體重:2.5-3.5kg

      動物來源: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

      IACUC 批準號:BLL20001

      2、實驗操作規程

      感染途徑:經氣管感染

      感染劑量:1×106TCID50/只

      感染體積:1 ml/只

      3、實驗結果 (1)臨床表現

      恒河猴感染后一般狀態尚可,活動下降,1#體重未發生明顯變化,3#和 6#體重顯著下降。3只猴感染后體溫未發生明顯變化。

      (2)病毒核酸檢測

      恒河猴在感染后第 3,4,5,6,7,9,11,14 天采集鼻、咽、肛拭子進行病毒載量檢測。結果顯示在鼻和咽部可持續 11 天檢測到大量病毒核酸(見圖 4, 表 1),在消化道可持續檢測到病毒核酸的時間為 11 天(見 2)。其中,鼻部和咽部的病毒高峰期在第 3-6 天,消化道的病毒高峰期在第 3-7 天,消化道病毒載量低于呼吸道病毒載量,但病毒在消化道復制持續時間更長。

      恒河猴感染后第 7 天,采集氣管、肺、脾、腸、肝、腎、腦、心進行病毒載量檢測。結果在鼻、扁桃體、下頜淋巴結、氣管和左肺上葉檢測到病毒核酸。

      (3)病毒抗原檢測 恒河猴感染 7天后尸檢,通過免疫組化可在肺部和小腸內檢測到病毒抗原,主要分布于肺泡上皮、腸上皮,及肺腸的巨噬細胞內。

      (4)病理學檢查

      恒河猴感染 7 天后尸檢,大體病變,右肺出現深紅色多灶性病變,斑塊大小不一,或散在或連成一片在。

      主要組織病理學改變為:肺臟血管擴張充血,肺泡隔增寬,炎細胞浸潤。肺泡內巨噬細胞滲出(黑色箭頭),血管周圍炎細胞浸潤(綠色箭頭)

      主要病變如下:

      ① 肺

      左肺上葉:血管擴張充血,肺泡隔輕度增寬,肺泡內少量炎細胞滲出,少 數血管周圍炎細胞浸潤。

      左肺中葉:肺泡內少量炎細胞滲出,血管周圍炎細胞浸潤,血管擴張充血,

      左肺下葉:肺泡內少量炎細胞滲出,血管周圍少量炎細胞浸潤,血管擴張充血,出血。

      右肺上葉: 肺泡隔輕度增寬,肺泡內少量炎細胞滲出,血管周圍少量炎細胞浸潤,血管擴張充血。

      右肺中葉: 肺泡隔輕度增寬,肺泡內少量炎細胞滲出,血管周圍少量炎細胞浸潤,血管擴張充血。

      右肺下葉: 肺泡隔增寬,肺泡內少量炎細胞滲出,血管周圍炎細胞浸潤,血管擴張充血。

      右肺副葉: 肺泡隔增寬,局部肺泡腔縮窄,肺泡內少量炎細胞滲出,血管周圍炎細胞浸潤,血管擴張充血。

      ② 其他臟器

      右腎間質小灶性炎細胞浸潤;鼻甲局部上皮脫落。胃粘膜炎細胞浸潤。扁桃體粘膜表面可見膿性滲出物。十二指腸、回腸粘膜炎細胞浸潤,上皮細胞脫落。空腸絨毛內可見寄生蟲卵。唾液腺小灶性炎細胞浸潤。

      (5)影像學檢查

      感染后,隔天檢測恒河猴的肺部影像學改變,第11天右肺上葉透亮度減低內可見增粗肺紋理,呈磨玻璃密度改變,水平裂可見,呈細線狀。第13天右肺上葉透亮度進一步減低,肺紋理增粗,部分顯示不清,水平裂不均勻增厚;左肺上葉肺條理增粗,呈磨玻璃密度改變。第15天時,右肺上葉實變,邊緣模糊,內可見支氣管像,水平裂增厚;左肺上葉肺條理增粗,呈磨玻璃密度改變。

      (6)免疫學檢測結果

      恒河猴感染后第3天白細胞、淋巴細胞絕對數顯著下降,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比例上升,這與臨床患者表現極為接近。感染后CD3+CD8+T細胞、CD3+CD4+T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絕對數量顯著下降,這種表現與臨床患者極為接近,分析與病毒感染直接相關。

      恒河猴感染后第 3,4,6,7,11,14 天檢測血清中特異性 IgG,結果顯示恒河猴產生特異性 IgG 有明顯的個體差異,6#感染后第 11 天開始產生特異性 IgG.

      研究背景

      1 研究目的與意義

      利用SARS-CoV-2感染恒河猴,觀察并檢測感染后的臨床癥狀、病原學、免疫學、病理學和影像學指標,獲得SARS-CoV-2感染引起肺炎發生、發展的動態數據,構建恒河猴模型,滿足致病機制、疫苗和藥物評價、傳播途徑等研究對動物模型的需求。

      2 國內外研究進展

      2019年底,在中國湖北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1],已經波及全中國及其他許多國家,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當務之急是要找到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措施,因此,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在體內的致病機制迫在眉睫。構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動物感染模型,不但為了解該疾病的致病性和病理損傷特征打下基礎,也是評價相關藥物和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時,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科技支撐。

      從臨床表現來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并輕度干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癥狀,流涕、咳痰等卡它癥狀少見。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等臨床癥狀,多在1周后恢復。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從影像學表現來看,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圖1)。

      從免疫學表現來看,患者還可出現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D-dimer二聚體升高,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從組織病理學表現來看,患者表現為間質性肺炎,肺泡腔大量的多核巨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肺泡比彌漫性增厚,肺泡間隔增寬(圖2)。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跟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冠狀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我們在SARS-CoV動物模型研制期間,發現恒河猴對該病毒敏感,感染病毒后,可在肺組織內復制,且宿主免疫反應和病理表現與臨床相似[4],因此選用恒河猴用于模型構建。

      參考文獻 :

      [1]. Zhu, N.,et al., 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Pneumonia in China, 2019.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2]. Wang, C., et al., A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of global healthconcern. The Lancet, 2020.

      [3]. Lu, R., et al., Genomic characterisa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2019 novelcoronavirus: implications forvirus origins and receptor binding. The Lancet, 2020.

      [4]. Qin C, et al.,Ananimal model of SARS producedby infection of Macacamulatta with SARS coronavirus.J Pathol. 2005 Jul;206(3):251-9.

      模型信息

      中文名稱:SARS-CoV-2感染恒河猴模型

      英文名稱:NA

      類型:新型冠狀病毒動物模型

      分級:NA

      用途:用于新冠肺炎COVID-19致病機制研究、疫苗和藥物評估。

      研制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

      保存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

      哪里可以做SARS-CoV-2感染恒河猴模型服務?研究用途:用于新冠肺炎COVID-19致病機制研究、疫苗和藥物評估。
      我們的服務
      行業解決方案
      官方公眾號
      客服微信

      為您推薦
      自閉癥家犬Shank3敲除模型

      自閉癥家犬Shank3敲除模型

      睡眠干擾/剝奪所致小鼠學習記憶障礙模型

      睡眠干擾/剝奪所致小鼠學習記憶障礙模型

      抑郁癥c57小鼠慢性社會挫敗應激模型

      抑郁癥c57小鼠慢性社會挫敗應激模型

      尾部懸吊模擬失重誘導大鼠抑郁模型

      尾部懸吊模擬失重誘導大鼠抑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