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方法
1、培養皿法是把待測樣品放置于無機鹽瓊脂培養基平皿里,接種后置于一定溫度與濕度的環境中,培養7天或14天后觀察樣品表面霉菌生長情況;
2、懸掛法是把待測樣品接種后懸掛于恒溫恒濕箱中,培養14天或28天之后觀察霉菌生長情況;
3、土埋法是測試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紡織品發生顏色、生物分解等劣變,引起斷裂強力的下降。該方法適用于和泥土直接接觸的試樣,如沙袋、帆布、帳篷等。
檢測背景
紡織品防霉性能是指產品具有抑制霉菌孢子萌發及菌絲體在紡織品上面生長繁殖的能力。防霉性能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頗為緊密,霉菌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只要有合適的環境,它就會大量地繁殖,特別是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會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的菌落。
紡織品防霉性能檢測可測定紡織品防霉性能,根據試樣表面長霉程度來評價紡織品的防霉性能,長霉面積越小,則說明樣品的防霉性能越好;反之,就說明防霉性能越差。
健明迪檢測環境可靠性實驗中心具備各種紡織品原材料及制品的可靠性能檢測能力,為紡織品提供專業的防霉性能檢測服務。
紡織品防霉性能檢測機構
健明迪檢測環境可靠性實驗中心具備各種紡織品原材料及制品的可靠性能檢測能力,為紡織品提供專業的防霉性能檢測服務。
檢測標準
FZ/T 60030-2009 家用紡織品防霉性能測試方法
GB/T 24346-2009 紡織品 防霉性能的評價
AATCC 30-2017紡織品材料上抗真菌活性的測定:防霉防腐
ASTM G21-96(2002)合成聚合材料防霉(耐真菌)性能測試標準
ASTM D4576-2008藍色原料(皮革)抗霉菌生長的試驗方法
BS EN 14119-2003紡織品測定 微生物作用的評價
JIS Z 2911-2010耐霉菌活性測試方法
AATCC 147-2011 紡織品的抗菌性:平行劃線法
AATCC-100-2012 抗菌紡織品的評價方法
ISO 20645:2004 紡織品抗菌活性度的測定 瓊脂擴散盤試驗
ISO 20743-2013 紡織品抗菌活性的測定
ASTM E2149-2013a 測定抗菌劑在動態接觸條件下抗菌活性的標準試驗方法
FZ/T 73023-2006 抗菌針織品
檢測范圍
各類織物及其制品,包括家用紡織品,如洗浴用品、廚房用品、床上用品和裝飾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