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性微型巴馬小型豬

      健明迪檢測提供的自發性微型巴馬小型豬,討論與結論 經分析實驗組微型巴馬豬各階段,雌性微型巴馬豬從初生~5月齡體重逐步上升,增速快,4月齡日增重達最高值,6~9月齡階段增速緩慢,具有CMA,CNAS認證資質。
      自發性微型巴馬小型豬
      我們的服務 自發性微型巴馬小型豬

      討論與結論

      經分析實驗組微型巴馬豬各階段,雌性微型巴馬豬從初生~5月齡體重逐步上升,增速快,4月齡日增重達最高值,6~9月齡階段增速緩慢,10~12月齡階段日增重增速快,達較高值,12月齡往后的階段增重速度緩慢平穩;雄性微型巴馬豬的日增重情況與雌性微型巴馬豬相似。然而增重高峰期后其增重比母豬慢,這說明雄性微型巴馬豬的發育成熟時間要晚于雌性微型巴馬豬,測量數據也表明微型巴馬豬體長、體高和胸圍的生長高峰期早于體重增長高峰期。微型巴馬豬公豬、母豬同月齡體重差異不顯著,它的體重等也比我國主要的地方品種小型豬數值低。微型巴馬豬生產繁殖性能正常,與其他地方小型豬種的生產性能相差不大,如和段超偉等人對巴馬香豬繁殖性能的統計結果相似。結合以上分析,這也說明微型巴馬豬的培育可以為選擇各方面生產性能健康良好體型矮小的實驗用豬提供參考依據。

      微型巴馬豬與人血液生理生化指標比較。與張道友等人的人臨床檢驗正常值比對,微型巴馬豬高于人類的血液生理指標有以下3項指標:紅細胞計數RBC(10^4/uL)、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g/L)、血小板計數PLT(10^3/uL)。 低于人類的血液生理指標有以下1項指標:血小板分布寬度PDW。微型巴馬豬高于人類的血液生化指標有以下3項指標:總蛋白TP(g/L)、白蛋白ALB(g/L)、肌酐Cre(umol/L)。低于人類的血液生化指標有以下2項指標:總膽固醇CHOl(mmol/l)和甘油三酯TG(mmol/L)。其他指標微型巴馬豬和人類相近。以上分析可以為微型巴馬豬成為實驗用動物選擇的參考依據。

      微型巴馬豬與其他小型豬血液生理生化指標比較。比較實驗組微型巴馬豬與不同小型豬種的血生理生化指標,對比楊述林等人對五指山小型豬、廣西巴馬小型豬、貴州小型豬,顧為望教授等人對第一代西藏小型豬早期,王愛等人對巴馬小型豬,陳克研等人對在遼寧地區的巴馬小型豬,閔凡貴等人對五指山小型豬,岳敏等人對西藏小型豬、五指山小型豬、巴馬小型豬,孫瑞萍等人對海南原產地五指山小型豬,靳洪濤等人對五指山小型豬,馮媛媛等人對實驗小型豬的血生理生化指標,除以下血生理生化指標外,其余的差別不大。

      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經過五代的培育微型巴馬豬已經在生長發育性狀方面已明顯矮小于其他地方小型豬種,繁殖性能穩定,并且其血液生理生化值與人類相近,是理想的醫用實驗動物。

      生物安全性

      天然選育的微型巴馬豬家系不經外加誘導方法獲得,屬于天然獲得的可用于各種生物醫藥實驗的實驗動物模型,沒有任何生物危害性。該家系飼養在的實驗動物養殖場地,與居民生活環境隔離,不對外界環境造成污染。

      評價驗證

      4.1微型巴馬豬繁殖性能

      經過4年觀察,雄性豬46.12±1.81日齡有爬跨行為,46.12±1.81日齡有交配行為,雌性微型巴馬豬最早4~6月齡可配種,發情周期20.80±0.94d,妊娠期為114.33±2.14d,初產母豬產仔豬數為4.23±0.73頭,2產母豬產仔豬數為6.54±1.33頭,3產母豬產仔豬數為8.08±2.69頭。初生公豬個體重0.45±0.04kg,初生母豬個體重0.51±0.04kg。

      4.2 微型巴馬豬體重、體長、體高和胸圍測量值

      對雄性、雌性微型巴馬豬體重、體長、體高和胸圍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由表2微型巴馬豬的體重、體長、胸圍和體高測量值可知,微型巴馬豬增重遲緩,而雄性的日增重速度比雌性慢。初生~5月齡期間雄性微型巴馬豬日增重分別是51.94g、4.67g、42.33g、78.33g、93.67g和23.00g,而同期雌性微型巴馬豬日增重分別是38.76g、17.33g、43.33g、70.67g、103.00g、28.00g,由此得知,初生~5月齡期間微型巴馬豬雌性的日增重速度較雄性的日增重同期快,特別是4月齡的雄性、雌性微型巴馬豬日增重分別是93.67g和103.00g,達到了微型巴馬豬日增重的最高值。6~9月齡期間雄性微型巴馬豬日增重分別是15.33g、5g、7g和11g,而同期雌性微型巴馬豬日增重分別是5.33g、4.67g、8.67g和10.33g,此期間相較初生~5月齡期間日增重速度有所下降,日增重速度緩慢而平穩。10~12月齡期間雄性微型巴馬豬日增重分別是29.33g、67.33g和80g,而同期雌性微型巴馬豬日增重分別是33.67g、62.67g和80.67g,此期間相較6~9月齡期間日增重速度呈顯著地持續上升。1~12月齡期間雄性微型巴馬豬、雌性微型巴馬豬的平均日增重分別為38.14g和39.03 g。15~18~24~30~44~48月齡期間雄性微型巴馬豬日增重分別是4g、5.56g、16.72g、37.22g、15.95g和9.33g,而同期雌性微型巴馬豬日增重分別是4.11g、4.67g、18.83g、17.72g、23.64g和10.89g,此期間相較10~12月齡期間日增重速度顯著下降,生長速度緩慢平穩。9月齡前,雌性微型巴馬豬的體長、體高、胸圍都高于雄性微型巴馬豬。10月齡后,雄性微型巴馬豬體長、體高都高于雌性微型巴馬豬。雄性、雌性微型巴馬豬體長日增長、體高日增高最高峰是1~2月齡期間,雄性、雌性微型巴馬豬胸圍日增圍最高峰是5~6月齡期間。

      經分析巴馬微型豬各階段日增重的變化趨勢可得,雌性巴馬微型豬從初生~5月齡日增重逐步上升,增速快,4月齡日增重達最高值,6~9月齡階段增速緩慢,10~12月齡階段日增重增速快,達到較高值,12月齡往后的階段增重速度緩慢平穩;雄性巴馬微型豬的日增重情況與雌性巴馬微型豬類似,然而增重高峰期后其增重比母豬慢,這說明雄性巴馬微型豬的發育成熟時間要晚于雌性巴馬微型豬,測量數據也表明巴馬微型豬體長、體高和胸圍的生長高峰期早于體重增長高峰期。

      經分析巴馬微型豬各階段,雌性巴馬微型豬從初生~5月齡體重逐步上升,增速快,4月齡日增重達最高值,6~9月齡階段增速緩慢,10~12月齡階段日增重增速快,達較高值,12月齡往后的階段增重速度緩慢平穩;雄性巴馬微型豬的日增重情況與雌性巴馬微型豬相似。然而增重高峰期后其增重比母豬慢,這說明雄性巴馬微型豬的發育成熟時間要晚于雌性巴馬微型豬,測量數據也表明巴馬微型豬體長、體高和胸圍的生長高峰期早于體重增長高峰期。巴馬微型豬公豬、母豬同月齡體重差異不顯著,它的體重、體長、體高、胸圍也比我國主要的地方品種小型豬數值低。而巴馬微型豬與普通巴馬小型豬同性別同月齡體重差異顯著。巴馬微型豬生產繁殖性能正常,與其他地方小型豬種的繁殖性能相差不大。

      4.3 微型巴馬豬血液生理值測定結果

      4.3.1 不同性別巴馬微型豬血液生理值的比較

      對雄性、雌性微型巴馬豬各項血液生理值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1)存在極顯著性差異(P<0.0001)的有: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10^(-1)pg)、嗜酸性粒細胞數EO#(10/uL)和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EO%(10^(-1)%)的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的有:血紅蛋白濃度HGB(g/L)、紅細胞比值HCT(10^(-1)%)、紅細胞平均體積MCV(10^(-1)fL)、血小板計數PLT(10^3/uL)、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RDW-SD(10^(-1)fL)、中性粒細胞數NEUT#(10/uL)和中性粒細胞百分率NEUT%(10^(-1)%)的比較。除以上指標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之外,其他生理值的比對差異均不顯著性(P>0.05)。

      4.3.2不同月齡巴馬微型豬血液生理值的比較

      不同月齡的巴馬微型豬部分血液生理值表現為以下三種變化趨勢。從1~48月齡,隨月齡的增長而呈先增加后減少趨勢的有以下8項:

      (1)白血球計數WBC(10/uL):22.41→28.75→31.76→21.00→19.03→15.59→15.28→18.84→16.58→15.14;

      (2)血紅蛋白濃度HGB(g/L)129.09→141.50→142.29→201.83→171.26→151.50→174.14→135.00→148.38→166.30;

      (3)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RDW-SD(10^(-1)fL):32.70→32.20→35.04→42.52→35.73→38.35→36.94→28.50→35.85→36.81;

      (4)血小板分布寬度PDW:9.38→9.90→9.90→10.20→10.87→12.35→9.74→10.50→11.86→11.01;

      (5)中性粒細胞數NEUT#(10/uL):5.31→5.85→6.35→4.23→7.77→6.23→4.74→4.19→5.71→5.20;

      (6)淋巴細胞數LYMPH#(10/uL):16.85→19.20→22.39→14.72→11.89→7.98→8.70→12.30→8.48→8.11;

      (7)中性粒細胞百分率NEUT%(10^(-1)%):21.42→19.70→20.18→20.03→39.62→41.10→30.60→22.20→37.14→34.36;

      (8)淋巴細胞百分率LYMPH%(10^(-1)%):67.67→67.75→70.25→70.00→65.20→50.33→57.49→65.30→49.10→53.63。

      從1~48月齡,以下2個項目隨著月齡的增長而增加:

      (1)血小板平均體積MPV(10^(-1)fL):7.45→7.90→7.83→8.00→8.40→9.40→7.84→8.15→9.45→8.84;

      (2)大血小板比值P-LCR(10^(-1)%):10.45→13.60→12.31→13.12→16.40→21.40→12.26→13.40→22.64→18.88。

      從1~48月齡,隨月齡的增長而呈先減少后增加趨勢的有以下3項:

      (1)單核細胞數MONO#(10/uL):2.21→2.04→2.17→1.31→1.09→0.78→1.01→1.33→1.17→1.10;

      (2)嗜酸性粒細胞數EO#(10/uL):0.23→1.32→0.61→0.60→0.53→0.45→0.68→0.80→1.12→0.60;

      (3)單核細胞比率MONO%(10^(-1)%):9.10→7.00→6.94→5.58→5.77→4.90→6.59→7.10→6.79→7.13。

      其他的各項血液生理值隨月齡的增長無顯著的變化規律。

      4.3.3 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不同項目血液生理值的比較

      對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同月齡不同項目血液生理值進行t檢驗。圖2,3,4結果表明:1~3月齡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不同項目血液生理值的比較,(1)存在極顯著性差異(P<0.0001)的有: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g/L)和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RDW-CV(10^(-1)%)。(2)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的有:紅細胞比值HCT(10^(-1)%)、紅細胞平均體積MCV(10^(-1)fL)、血小板計數PLT(10^3/uL)、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RDW-SD(10^(-1)fL)、血小板分布寬度PDW、淋巴細胞數LYMPH#(10/uL)、嗜酸性粒細胞數EO#(10/uL)、淋巴細胞百分率LYMPH%(10^(-1)%)和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EO%(10^(-1)%)。(3)除以上1~3月齡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血液生理指標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之外,其他生理值的比對差異均不顯著性(P>0.05)。

      12月齡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不同項目血液生理值的比較,(1)存在極顯著性差異(P<0.0001)的有:嗜酸性粒細胞數EO#(10/uL)。(2)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的有:白血球計數WBC(10/uL)、紅細胞計數RBC(10^4/uL)、血紅蛋白濃度HGB(g/L)、紅細胞比值HCT(10^(-1)%)、紅細胞平均體積MCV(10^(-1)fL)、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10^(-1)pg)、血小板計數PLT(10^3/uL)、大血小板比值P-LCR(10^(-1)%)、淋巴細胞數LYMPH#(10/uL)、單核細胞數MONO#(10/uL)和嗜堿性細胞BASO#(10/uL)。(3)除以上12月齡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血液生理指標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之外,其他生理值的比對差異均不顯著性(P>0.05)。

      4.4 微型巴馬豬血液生化值測定結果

      4.4.1 不同性別巴馬微型豬血液生化值的比較

      對雄性、雌性微型巴馬豬各項血液生值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1)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的有:尿素Urea(mmol/L)、肌酐Cre(umol/L)、總膽固醇CHOl(mmol/l)、甘油三酯TG(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mmol/L)的比較。(2)除以上指標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之外,其他生化值的比對差異均不顯著性(P>0.05)

      4.4.2 不同月齡巴馬微型豬血液生化值的比較

      從1~48月齡,隨月齡的增長而呈增加趨勢的有以下3項:總蛋白TP(g/L)58.80→66.75→74.44→73.56→74.84→78.16→79.31→74.21→82.59→79.31。白蛋白ALB(g/L)38.54→40.55→43.63→45.03→45.60→42.52→43.39→37.54→44.26→42.40。球蛋白GLOB(g/L)20.26→26.20→30.81→28.53→29.24→35.64→35.92→36.67→38.33→36.91。

      從1~48月齡,有3個項目隨著月份的增長而減少:甘油三酯TG(mmol/L)0.45→0.54→0.42→0.33→0.29→0.28→0.29→0.23→0.43→0.26。白蛋白/球蛋白A/G1.93→1.57→1.46→1.60→1.62→1.23→1.26→1.09→1.17→1.17。堿性磷酸酶ALP(U/L)222.89→147.50→148.31→136.60→91.65→39.40→69.88→72.35→52.93→27.24。

      從1~48月齡,隨月齡的增長而呈先增加后減少趨勢的有以下1項:谷氨酰轉移酶GGT(U/L)55.43→61.42→57.35→72.66→60.36→79.73→64.49→48.48→50.84。

      從1~48月齡,隨月齡的增長而呈先減少后增加趨勢的有以下2項:總膽固醇CHOl(mmol/l)2.24→2.46→2.01→1.70→1.70→1.92→1.97→2.13→2.34。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mmol/L)1.10→1.17→0.85→0.72→0.76→0.92→0.92→1.03→1.11。

      4.4.3 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同性別不同項目血液生化值的比較

      對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同月齡不同項目血液生化值進行t檢驗。

      結果表明:1~3月齡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不同項目血液生化值的比較,(1)存在極顯著性差異(P<0.0001)的有:白蛋白/球蛋白A/G。(2)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的有:總蛋白TP(g/L)、白蛋白ALB(g/L)、球蛋白GLOB(g/L)、葡萄糖GLU(mmol/L)、肌酐Cre(umol/L)、鈣Ca(mmol/L)、總膽固醇CHOl(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mmol/L)和乳酸脫氫酶LDH(U/L)。(3)除以上1~3月齡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血液生化指標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之外,其他生化值的比對差異均不顯著性(P>0.05)。

      12月齡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不同項目血液生化值的比較,(1)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的有:谷氨酰轉移酶GGT(U/L)、鈣Ca(mmol/L)和鎂Mg(mmol/L)。(2)除以上12月齡巴馬微型豬和普通巴馬小型豬血液生化指標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之外,其他生化值的比對差異均不顯著性(P>0.05)。

      4.5 微型巴馬豬和其他地方小型豬血液生理生化值比較
      4.6 評價指標體系

      制備方法

      3.1實驗動物的選育與飼養

      從東莞松山湖南方醫科大學實驗科技園動物生產基地的巴馬小型豬中篩選14頭,體重5月齡開始明顯低于普通巴馬小型豬的巴馬小型豬,進行培育,建立微型巴馬豬家系。對微型巴馬豬的第一代至第五代豬從出生第二天起逐月測定生長發育指標,直至48月齡左右。并測定血液生理生化值。微型巴馬豬在普通環境中飼養,飼喂粉末飼料,飼喂量是體重的2%~3%,一日兩次,定時定量飼喂,保障清潔飲水,自由飲水。繁殖用公母豬分開飼養,3~4頭一圈。每個豬圈由6平方米自由采食區和4平方米戶外運動場組成,設有料槽和自動飲水器。在豬舍門口設置消毒液槽,每周更換消毒液2次。實驗動物由東莞松山湖明珠實驗動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生產許可證號:【SYXK(粵)2017-0030】。本實驗在該公司實驗設施內進行,使用許可證號:【SYXK(粵)2017-0123】。其中豬飼料配方:

      a. 育成飼料配比

      苜蓿粉+C35 20%;麥麩 10%;米糠 15%;黃粉 10%;碎米 8%;玉米 12%;豆餅 12.5%;魚粉 3%;骨粉 2%;酵母粉 1.5%;食鹽 0.5%;蛋氨酸 0.3%;賴氨酸 0.2%;磷酸氫鈣 0.2%;碳酸鈣 0.4%;蟲草培養基 4.4%

      含粗蛋白 18.9%;粗脂肪 5.26%;粗纖維 7.77%;粗灰分 5.53%;鈣 0.91%;磷 0.76%;Ca:P 1.2%

      b. 繁殖飼料配比

      苜蓿粉+C35 20%;麥麩 8% ;米糠 13%;黃粉 10%;碎米 10%;玉米 11%;豆餅 17%;魚粉 3%;骨粉 1.5%;酵母粉 2%;食鹽 0.5%;蛋氨酸 0.3%;賴氨酸 0.2%;磷酸氫鈣 0.1%;碳酸鈣 0.4%;蟲草培養基 3%

      含粗蛋白 20.38%;粗脂肪 5.08%;粗纖維 7.73%;粗灰分 5.43%;鈣 0.84%;磷 0.7%;Ca:P 1.2%

      3.2血樣采集

      采血前禁食12小時。前腔靜脈采血,每頭豬采10毫升血液左右,采集血樣分裝成兩管,真空采血管普通管,等血清自然析出后,離心使用,用于常規血清生化檢測;EDTA抗凝管,裝入血樣后需充分搖晃,使血樣與管壁內的EDTA抗凝劑混勻,用于血液生理檢測。

      3.3試劑耗材與儀器

      真空采血管普通管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均購自山東永泰公司;臺式低溫高速冷凍離心機,XT-1800i全自動血液分析儀購自SYSMEX,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購自日本日立公司。

      3.4測定項目

      3.4.1 繁殖性能;體重、體長、體高和胸圍

      3.4.2 生理指標,共24項:包括:

      (1)白血球計數WBC(10/uL);(2)紅細胞計數RBC(10^4/uL);(3)血紅蛋白濃度HGB(g/L);(4)紅細胞比值HCT(10^(-1)%);(5)紅細胞平均體積MCV(10^(-1)fL);(6)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10^(-1)pg);(7)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g/L);(8)血小板計數PLT(10^3/uL);(9)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RDW-SD(10^(-1)fL);(10)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RDW-CV(10^(-1)%);(11)血小板分布寬度PDW;(12)血小板平均體積MPV(10^(-1)fL);(13)大血小板比值P-LCR(10^(-1)%);(14)平均血小板比積PCT(10^(-2)%);(15)中性粒細胞數NEUT#(10/uL);(16)淋巴細胞數LYMPH#(10/uL)(17)單核細胞數MONO#(10/uL);(18)嗜酸性粒細胞數EO#(10/uL);(19)嗜堿性細胞BASO#(10/uL);(20)中性粒細胞百分率NEUT%(10^(-1)%)(21)淋巴細胞百分率LYMPH%(10^(-1)%)(22)單核細胞比率MONO%(10^(-1)%);(23)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EO%(10^(-1)%)(24)嗜堿性粒細胞比值BASO%(10^(-1)%)

      3.4.3 生化指標,共23項:包括:

      (1)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U/L);(2)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U/L);(3)總蛋白TP(g/L);(4)白蛋白ALB(g/L);(5)球蛋白GLOB(g/L);(6)白蛋白/球蛋白A/G;(7)堿性磷酸酶ALP(U/L);(8)谷氨酰轉移酶GGT(U/L);(9)葡萄糖GLU(mmol/L);(10)尿素Urea(mmol/L);(11)肌酐Cre(umol/L);(12)鈣Ca(mmol/L);(13)磷P(mmol/l);(14)總膽固醇CHOl(mmol/l);(15)甘油三酯TG(mmol/L);(16)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mmol/L);(1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mmol/L);(18)肌酸激酶CK(U/L);(19)乳酸脫氫酶LDH(U/L);(20)鉀K(mmol/L);(21)鈉Na(mmol/L);(22)鐵Fe(umol/L);(23)鎂Mg(mmol/L)。 3.5測定時間

      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

      3.6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背景

      小型豬作為實驗動物,如今已應用于醫學研究的許多方面。普通豬體型過大,生長迅速,那么小型豬在與大型豬基本體征相同的情況下,其體重體型較小增長緩慢就是它最大的優勢。最初,美國先繁育出明尼蘇達小型豬。隨后,德國、日本、前蘇聯等也繁育出如尤卡坦、哥廷根、西伯利亞等小型豬品種。中國的豬育種工作起步較晚,已培育出幾種地方小型豬品種[1]。

      美國、日本、西德等國家已先后育成幾種小型豬(Miniature pig),其成年平均體重一般在40~60kg。歐美國家的小型豬一般初生重0.76kg,56日齡斷乳體重5.81kg,140日齡重17.52kg,2歲重70-75kg,在辛克萊研究農場的成年辛克萊豬體重達110kg,部分農場和研究單位采用限量飼養來控制體重,如加大戴維斯分校飼養的實驗Charles River豬,6月齡達20kg后就限量飼養[2]。國外小型豬品系主要有:明尼蘇達小型豬,6月齡平均體重22kg,12月齡平均體重43kg,成年豬體重平均為80kg。漢福德小型豬,成年體重70~90kg。葛廷根系小型豬,12月齡平均體重35kg左右,成年體重平均50kg左右。

      我國普通成年小型豬體重為45~65kg,成年微型豬為25~35kg。我國的地方小型豬種,如西藏小型豬、版納微型豬、廣西巴馬小型豬等,都具備身形矮小、性成熟早、易粗養等特點,小型豬和微型豬在餐飲觀賞和實驗方面都有較好的市場前景[3]。深圳華大基因用巴馬小型豬進行基因改造,培育出體重15公斤的微型豬,專家估計這些微型豬售價起碼不低于1萬元 [4]。目前,國內有云南農大曾養志教授和連林生[5]等人培育的版納微型豬,2歲以上公豬36.1±1.1kg,母豬43.3±1.1kg。貴州農學院甘世祥教授[6]開發貴州香豬作為實驗動物,1歲香豬公21.00±1.38kg,母34.08±1.28kg。國內小型豬品系主要有: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馮書堂研究員[7]主持培育的五指山小型豬,1歲28kg,2歲37kg.;貴陽中醫學院甘世祥教授 [6]主持培育的貴州小型豬,0.5歲公豬13kg、母豬21kg,1歲公豬34kg、母豬54kg;廣西大學王愛德教授 [8]主持培育的巴馬小型豬,1歲公母豬35kg、40kg;南方醫科大學顧為望教授 [9]主持培育的西藏小型豬,0.5歲12kg、1歲24kg;云南農業大學曾養志教授[10]主持培育的版納小型豬,1歲公母豬25kg、34kg,2歲公母豬36kg、43kg。

      模型信息

      中文名稱:自發性微型巴馬小型豬

      英文名稱:Spontaneous micro Bama minipig

      類型:遺傳性疾病動物模型

      分級:NA

      用途:可作為微型化實驗豬種推廣,更加便于實驗。

      研制單位:東莞松山湖明珠實驗動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南方醫大實驗動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五邑大學生物科技與大健康學院

      保存單位:東莞松山湖明珠實驗動物科技有限公司

      哪里可以做自發性微型巴馬小型豬服務?研究用途:可作為微型化實驗豬種推廣,更加便于實驗。,提供各種科研服務。
      我們的服務
      行業解決方案
      官方公眾號
      客服微信

      為您推薦
      顳葉癲癇食蟹猴海人酸模型

      顳葉癲癇食蟹猴海人酸模型

      顳葉癲癇小鼠海人酸模型

      顳葉癲癇小鼠海人酸模型

      STAT1基因敲除免疫缺陷小鼠模型檢測

      STAT1基因敲除免疫缺陷小鼠模型檢測

      SARS-CoV-2感染轉基因小鼠模型

      SARS-CoV-2感染轉基因小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