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拉伸測試標準
GB/T 228.1 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 EN ISO 6892-1 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
GB/T 228.2 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第2部分:高溫試驗方法 EN ISO 6892-2 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第2部分:高溫試驗方法
GB/T 13239 金屬材料低溫拉伸試驗方法 ASTM E8/E8M 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
GB 16865 變形鋁、鎂及其合金加工制品 拉伸試驗用試樣 ASTM A370 鋼制品力學性能測試的試驗方法和定義
JIS Z2241 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 ASTM B557 鍛制和鑄造鋁及鎂合金制品拉力試驗方法
AS 1391 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
對于其他相關問題,請點擊右側在線咨詢,健明迪檢測客服將為您分配對應工程師,為您提供更專業的咨詢。
金屬材料拉伸測試主要測試項目
抗拉強度(Rm):試樣在屈服以后至拉斷過程中最大力所對應的應力,表征材質承受最大應力的能力。
屈服強度:金屬材料呈現屈服現象時,在試驗期間達到塑性變形而力不增加的應力點,應區分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表征材質承受塑形變形的能力, 對于沒有明顯上下屈服的材料,通常以測Rp0.2代替屈服強度。
上屈服強度(ReH):試樣發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應力。
下屈服強度(ReL):在屈服期間,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的最低應力。
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Rp):非比例延伸率等于規定的引伸計標距百分率時的應力,如Rp0.2表示規定非比例延伸率為0.2%時的應力。
斷后伸長率(A):試樣拉斷后,斷后標距的殘余伸長與原始標距之比的百分率,表征材料塑性。
斷面收縮率(Z):試樣拉斷后,縮頸處橫截面積的最大縮減量與原始橫截面積之比的百分率,表征材料塑性。
彈性模量:產生單位應變時需要的應力大小,表征材料抵抗變形能力的大小。
拉伸測試是最基本、應用最廣泛的材料力學性能試驗。一方面,拉伸測試的力學性能指標可以作為工程設計、評定材料和優選工藝的依據,具有重要的工程實際意義。另一方面,拉伸測試可以揭示材料的基本力學行為規律,也是研究力學性能的基本試驗方法。
拉伸測試,通常是在軸向加載條件下進行的,其特點是試驗機加載軸線與試樣軸線重合,載荷緩慢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