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匯總了車用汽油檢測指標中抗爆性檢測的指標及檢測意義。評定車用汽油安定性的指標是實際膠質與誘導期。
車用汽油安定性檢測指標:實際膠質
實際膠質指汽油在貯存和使用過程中形成黏稠、不易揮發的褐色膠狀物質稱為膠質。
根據溶解度不同,膠質可分為不溶性膠質、可溶性膠質、黏附膠質等三種類型,合稱為總膠質。實際膠質主要指第二類膠質,此外還包括測試過程中產生的膠質。
實際膠質是指在試驗條件下測得的車用汽油蒸發殘留物中不溶于正庚烷的部分,以mg/100mL表示。
測定實際膠質的意義:實際膠質是表示發動機燃料抗氧化安定性的一項重要指標。用以評定燃料使用時在發動機中(進氣管和進氣閥上)生成膠質的傾向;也是發動機燃料貯存時控制的重要指標,據此可判斷其能否使用和繼續貯存。
實際膠質的檢測方法:車用汽油實際膠質仲裁試驗按GB/T8019《車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實際膠質測定法(噴射蒸發法)》進行測定。
裝置分為三部分:進氣系統(空氣或蒸汽,包括蒸汽過熱器)、測量系統(包括氣體流量計和溫度計)和蒸發浴(金屬塊浴或電加熱液體浴)。
測定時,將50mL試樣在控制溫度、空氣流速和蒸發時間的條件下蒸發,并分別稱量正庚烷抽提前后的殘渣質量,所得結果以mg/100mL報告,分別稱為車用汽油的未洗膠質和實際膠質。
對車用汽油的試驗目的是測定試樣在試驗以前和試驗條件下形成的氧化物。由于車用汽油生產中常有意加入非揮發性油品或添加劑,因此,只有用正庚烷抽提使之從蒸發殘渣中除去后,所測結果才為實際膠質,否則稱為未洗膠質。
車用汽油和航空汽油的實際膠質允許用GB/T 509《發動機燃料實際膠質測定法》進行測定,但仲裁試驗必須以GB/T 8019測定結果為準。兩者的儀器,操作條件、試樣量、蒸發溫度、蒸發時間等都有明顯差異。前者沒對蒸發殘渣進行正庚烷抽提,故其測定結果屬于未洗膠質。
車用汽油安定性檢測指標:誘導期
誘導期指在規定的加速氧化條件下,油品處于穩定狀態所經歷的時間,以min表示。
測定誘導期的意義:誘導期是評定燃料抗氧化安定性的指標,用以評定燃料在長期貯存中,氧化生成膠質的傾向。我國車用汽油要求誘導期不少于480min。
誘導期的檢測方法:車用汽油誘導期的測定按GB/T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測定法(誘導期法)》進行。
試驗時,將盛有50mL試樣的氧彈放入到100℃的水浴內加熱,連續或每隔15min記錄壓力(以備繪制壓力-時間曲線),直至轉折點,則從氧彈放入100℃的水浴到轉折點這段時間,即為誘導期。
氧彈放入沸水后,彈體內的氣體先是受熱膨脹,壓力升高,然后在一定的時間內壓力保持不變,這是由于氧化初期吸氧很慢,隨著過氧化物積累,氧化反應加速進行。當壓力-時間曲線上第一個出現15min內壓力降達到13.8kPa,而繼續15min壓力降又不小于13.8kPa時的初始點,即稱為轉折點。
車用汽油檢測其他相關問題,請點擊右側在線咨詢,健明迪檢測客服將為您分配對應工程師,為您提供更專業的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