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霧試驗合格判定項目
1、起泡
常用的評定的方法標準有:GB/T1766 、ISO4628-2、ASTM D714,這些標準都是從起泡的密集程度和泡的大小兩個方面來評定的,其中前兩者的評定方法和結果表達方式是一致的(如0S0)。而ASTM D714的表述方式則不同。
由于絕大多數鹽霧試驗后的合格判定標準都是“不起泡(0S0)”,所以如果板面出現起泡基本上就不能判定鹽霧試驗通過。但是,當對試板劃了線后,劃線周圍是很容易出現起泡現象。怎么定位“劃線周圍”?如何評判劃線周圍的起泡?是不是直接“拍死”?相關標準中對此都沒有描述。這是目前劃線鹽霧試驗結果評判的一個難點。
2、生銹
常用的評定的方法標準有:GB/T1766 、ISO4628-3、ASTM D 610。由于絕大多數鹽霧試驗后的合格判定標準都是“不生銹(Ri0)”,所以如果板面有銹則就不能判定鹽霧試驗通過。
3、開裂
常用的評定的方法標準有:GB/T1766 、ISO4628-4、ASTM D 661。開裂這個破壞形式很少在鹽霧試驗后發(fā)生(或者說往往等不到這種現象發(fā)生,鹽霧試驗就已終止了),一旦出現開裂,肯定是不能判定鹽霧試驗通過的。
4、脫落
常用的評定的方法標準有:GB/T1766 、ISO4628-5、ASTM D 772。脫落這個破壞形式很少在鹽霧試驗后發(fā)生(或者說往往等不到這種現象發(fā)生,鹽霧試驗就已終止了),一旦出現,肯定是不能判定鹽霧試驗通過的。
5、劃線及劃線處的評價
如何劃線,鹽霧試驗后如何對劃線處進行評估,這是一個難點,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紹。
6、試驗后的附著力評估
有些標準規(guī)定,在鹽霧試驗結束后一段時間(A時間)后進行附著力測試。當然,此時采用劃格法或劃X法測試能很快進行,但若涂層總厚度超過250μm,則需采用拉開法,但并不能馬上進行(要給粘結劑干燥時間),也就是前述給出的A時間要能夠滿足完成拉拔頭的牢固粘結所需。
對于其他相關問題,請點擊右側在線咨詢,健明迪檢測客服將為您分配對應工程師,為您提供更專業(yè)的咨詢。
鹽霧試驗結果的評判
鹽霧試驗結果至少與以下重要因素相關:
1、 底材類型和表面處理;
2、 制板方法(劃不劃線等)和涂層干膜厚度;
3、 試驗條件(試驗方法標準)
4、 合格判定依據
鹽霧試驗的方法標準
1、GB/T 1771-2007色漆和清漆耐中性鹽霧性能的測定
該標準等同采用ISO 7253:1996(但ISO7253已被ISO9227所替代)。
2、ISO 9227-2012Corrosiontests in artificial atmospheres – Salt spray tests
該標準中規(guī)定了包括中性鹽霧試驗(NSS)、醋酸鹽霧試驗(AASS)、銅鹽加速醋酸鹽霧試驗(CASS)的三種鹽霧試驗方法。其中,NSS試驗條件和所取代的原ISO 7253中的規(guī)定基本一致。
中國標準GB/T 10125-2012 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等同采用了ISO 9227:2006
3、ASTM B117 - 09 Standard Practice for Operating SaltSpray (Fog) Apparatus(注:已有最新2016修訂版了)。
鹽霧試驗是評估防護涂料體系防腐性性能的一項重要的加速試驗。是每個防腐蝕涂料工程師都要了解的。鹽霧試驗的標準方法非常多,但最常用于評估防護涂料的是中性鹽霧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