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標準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
檢測背景
化妝品成分復雜,一般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適宜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在化妝品生產中微生物是重點必須控制的項目之一,若是化妝品遭到污染,就會存在致病菌,這些致病菌就會通過消費者的使用而感染生病,嚴重者可能導致毀容。
按照《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版)規定,化妝品中微生物應該符合規定的限值。
健明迪檢測可開展化妝品微生物檢測,出具的化妝品微生物檢測報告具有CMA資質。
化妝品微生物檢測機構
健明迪檢測可開展化妝品微生物檢測,出具的化妝品微生物檢測報告具有CMA資質。
檢測范圍
1、細菌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化妝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如培養基成分、培養溫度、培養時間、pH值、需氧性質等),1g (1mL)檢樣中所含菌落的總數。
所得結果只包括一群《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的條件下生長的嗜中溫的需氧性菌落總數。測定菌落總數便于判明樣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是對樣品進行衛生學總評價的綜合依據。
2、糞大腸菌群
糞大腸菌群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在44.5℃培養24h~48h能發酵乳糖產酸并產氣。
該菌主要來自人和溫血動物糞便,可作為糞便污染指標來評價化妝品的衛生質量,推斷化妝品中有否污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
3、銅綠假單胞菌
銅綠假單胞菌屬于假單胞菌屬,為革蘭氏陰性桿菌,氧化酶陽性,能產生綠膿菌素。此外還能液化明膠,還原硝酸鹽為亞硝酸鹽,在42℃±1℃條件下能生長。
4、霉菌和酵母菌
化妝品檢樣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1g或1mL化妝品中所污染的活的霉菌和酵母菌數量,藉以判明化妝品被霉菌和酵母菌污染程度及其一般衛生狀況。
根據霉菌和酵母菌特有的形態和培養特性,在虎紅培養基上,置28℃±2℃培養5d,計算所生長的霉菌和酵母菌數。
5、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球菌,呈葡萄狀排列,無芽胞,無莢膜,能分解甘露醇,血漿凝固酶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