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監管單位如何做好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

      公司簡介
      健明迪檢測提供的重點監管單位如何做好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 ,三、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的排查重點 重點監管單位應當結合生產實際開展排查,具有CMA,CNAS認證資質。
      三、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的排查重點
      重點監管單位應當結合生產實際開展排查,重點排查:
      1.重點場所和重點設施設備是否具有基本的防滲漏、流失、揚散的土壤污染預防功能(如具有腐蝕控制及防護的鋼制儲罐;設施能防止雨水進入,或者能及時有效排出雨水),以及有關預防土壤污染管理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
      2.在發生滲漏、流失、揚散的情況下,是否具有防止污染物進入土壤的設施,包括普通阻隔設施、防滴漏設施(如原料桶采用托盤盛放),以及防滲阻隔系統等。
      3.是否有能有效、及時發現并處理泄漏、滲漏或者土壤污染的設施或者措施。如泄漏檢測設施、土壤和地下水環境定期監測、應急措施和應急物資儲備等。普通阻隔設施需要更嚴格的管理措施,防滲阻隔系統需要定期檢測防滲性能。


      更多土壤污染隱患排查的相關問題,請咨詢健明迪檢測客服人員。


      二、土壤污染隱患排查的工作程序有哪些
      一般包括:確定排查范圍、開展現場排查、落實隱患整改、檔案建立與應用等。
      (一)確定排查范圍。
      通過資料收集、人員訪談,確定重點場所和重點設施設備,即可能或易發生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流失、揚散的場所和設施設備。
      (二)開展現場排查。
      土壤污染隱患取決于土壤污染預防設施設備(硬件)和管理措施(軟件)的組合。針對重點場所和重點設施設備,排查土壤污染預防設施設備的配備和運行情況,有關預防土壤污染管理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分析判斷是否能有效防止和及時發現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流失、揚散,并形成隱患排查臺賬。
      (三)落實隱患整改。
      根據隱患排查臺賬,制定整改方案,針對每個隱患提出具體整改措施,以及計劃完成時間。整改方案應包括必要的設施設備提標改造或者管理整改措施。重點監管單位應按照整改方案進行隱患整改,形成隱患整改臺賬。
      (四)檔案建立與應用。
      隱患排查活動結束后,應建立隱患排查檔案并存檔備查。隱患排查成果可用于指導重點監管單位優化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監測點位布設等相關工作。

      一、多久做一次土壤污染隱患排查
      重點監管單位原則上應在一年內,以廠區為單位開展一次全面、系統的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新增重點監管單位應在納入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后一年內開展。之后原則上針對生產經營活動中涉及有毒有害物質的場所、設施設備,每 2-3 年開展一次排查。
      重點監管單位可結合行業特點和生產實際,優化調整排查頻次和排查范圍。對于新、改、擴建項目,應在投產后一年內開展補充排查。
      重點監管單位開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監測結果存在異常的,應及時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
      生態環境部門現場檢查發現存在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流失、揚散等污染土壤風險的,可要求重點監管單位及時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重點監管單位應按照本指南要求開展排查。

      自生態環境部2018年5月發布的《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中提出了“土壤環境污染重點監管單位應當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對重點區域、重點設施開展隱患排查。發現污染隱患的,應當制定整改方案,及時采取技術、管理措施消除隱患。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并建立檔案。”以來,全國各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和自行監測成為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工作之一。
      那么重點監管單位如何做好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呢。 土壤污染隱患排查
      重點監管單位如何做好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
      我們的服務
      行業解決方案
      官方公眾號
      客服微信

      為您推薦
      解讀|企業土壤污染隱患排查重點有哪些

      土壤污染隱患排查

      解析|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報告編制要點

      土壤污染隱患排查

      土壤污染隱患排查解析:為什么要做土壤污染隱患排查

      土壤污染隱患排查

      如何做好工業企業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監測工作

      土壤和地下水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