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標準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4)
《地下水質量標準》(GB 14848-2017)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 -2005)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
《水質PH值的測定玻璃電極法》(GB/T 6920-1986)
《漁業水質標準》(GB 11607-1989)
水質檢測項目
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霉菌,酵母菌,大腸菌群,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產氣莢膜梭菌等;
感官指標:可見物、氯化物、溶解性總固體、耗氧量、PH值、揮發酚類、總硬度、色度、渾濁度、陰離子合成洗滌劑;
毒理指標:硝酸鹽、亞硝酸鹽、氯化物、氰化物、硫酸鹽、總氮、磷酸鹽、可溶性二氧化硅、氟化物、重金屬、三氯甲烷、溴酸鹽等;
金屬指標:砷、鉻、鎘、汞、鐵、銅、鈹、鉛、鎘、鉻、汞、鉈、鉀、鈣、鈉、鎂、磷、鐵、砷、硒、鋅、錫、錳、鈷、鎳、碘、釩等;
有機物綜合測試:耗氧量等;
有機物指標:VOC,PAHs,VOC等;
農藥指標:水中多種農藥殘留成分;
藻類毒素:微囊藻毒素-LR;
臭味物質檢測:土臭素、2-甲基異茨醇、2,4,6-三氯苯甲醚;
水質檢測影響因素
在水質檢測中,經常受到以下三種因素的影響:
1、來源因素
在對水質進行檢測期間,要是沒有掌握所要檢測水樣的來源,就不能夠合理的應用水質檢測的方法。所以對于工作者來講,要準確掌握水樣的來源,進而采用相應的水質檢測方法,這樣一來才可以確保檢測結糶準確.真實地反映水質的具體情況。
2、方法類別因素
水質檢測工作者要依據水質情況和所要檢測的項目確定采用合適的水質檢測方法。如果無法掌握水樣的性質及污染物濃度大致范圍,就不能準確的選用檢測方法和量程范圍,難以保證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所以要采用合適的檢測方法,才可以得到水質的準確狀況,指導水防治和處理設施設備有效的運轉。
3、水質檢測目標
水資源及水環境很大程度地決定人們的生活質量。水質的情況和所處的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并會決定環境的質量。而之所以要進行常規水質檢測,不只是要確保人們的生活質量,更為重要的是要確保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所以水質檢測對我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環境非常的重要。水質檢測中的重要的工作就是監控水體里所具有的污染物類型、污染物所發生的變化、污染物濃度等。水質檢測具有較廣的使用范圍,不但能夠應用到工業排水工作當中,同時也可以對沒有遭到污染的天然水進行檢測。因此,常規水質檢測的目標就是控制和評價水的質量。
健明迪檢測是具備CMA/CNAS雙資質的檢測機構,可對各類水質進行檢測。更多水質檢測的相關問題,請點擊右側在線咨詢,健明迪檢測客服將為您分配對應工程師,為您提供更專業的咨詢。本文從簡要分析了水質檢測影響因素,水質檢測項目、水質檢測標準等小知識,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