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耐汗漬色牢度
提高面料的耐汗漬色牢度,最主要途徑是合理選用染料,特別是應選用固色率高和穩定性好的染料。
合理制定和控制染色工藝,強化固色條件,形成穩定性高的共價鍵,可使染料充分固著。
例如在反應性較差的染料染色時可選用催化劑,或選用適當的固色劑,或采用在較髙溫度下固色。
對于紡織品耐汗漬色牢度檢測其他相關問題,請點擊右側在線咨詢,健明迪檢測客服將為您分配對應工程師,為您提供更專業的咨詢。
耐汗漬色牢度檢測方法
將紡織品試樣與標準貼襯織物縫合在一起,置于含有組氨酸的酸性、堿性兩種試液中分別處理,去除試液后,放置在試驗裝置中的兩塊平板間,使之受到規定的壓強,再分別干燥試樣和貼襯織物,用灰色樣卡或儀器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
耐汗漬色牢度檢測標準
目前我國使用的紡織品耐汗漬色牢度標準為GB/T3922-2013,此標準與國際標準IS0105-E04:1994等效,英國、德國、法國采用的耐汗漬色牢度標準分別為BSEN ISO 105-E04:1996、DIN EN ISO 105-E04:1996、NF ENISO105-E04:1996,這些標準均等效采用IS0105-E04:1994。
耐汗漬色牢度檢測要求
耐汗漬色牢度是各類紡織品主要測試項目之一,也是強制性國家標準GBl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考核指標,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裝飾用紡織產品,必須符合GBl8401-2003的要求。
為了消費者的健康,國家強制性標準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對耐(酸、堿)汗漬色牢度A類產品(嬰幼兒紡織產品)的評級要求大于等于3-4級;B類產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C類產品(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的要求都是大于等于3級(汗漬色牢度分為1~5級,數值越大,色牢度越好)。
紡織品與汗液短暫的接觸對其色牢度影響可能不大,但長時間的緊貼著皮膚與汗液接觸,對某些染料就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染色牢度不合格的服裝容易通過汗液等導致染料從紡織品轉移到人體皮膚上,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屬離子等都有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而危害健康。
耐汗漬色牢度則是反映紡織品在含有組氨酸的不同試液中,在壓力、溫度的共同作用下,自身變色和對貼襯織物的沾色情況。本文帶大家聊聊紡織品色牢度檢測中的耐汗漬色牢度檢測的相關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