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耐磨性測試方法步驟如下:試樣制備:從樣品上切取3塊直徑為38mm的圓形試樣,將試樣進行預調濕和調濕,測試時應將試樣在標準環境下調濕平衡,調濕平衡的終點一般認為是當試樣在2小時內其重量的變化不超過0.1%為終點。在測試前,應將試樣在溫度為21±1℃,相對濕度65±2%的標準環境下調濕至少4小時。放置:將每一測試平臺上置一片標準羊毛氈,直徑大概為140mm,接著放一塊尺寸相當的標準耐磨布,將裝樣重物壓在平臺上以使得標準耐磨布及羊毛氈更平,將羊毛氈及標準布夾緊,之后移去裝樣重物,并檢查羊毛布是否卷曲及夾不緊,如果需要,可重新裝樣。運行:設置儀器圈數,并開始運轉,如果為選項1和2(詳見第四部分“評定”),在測試過程及終點檢查試樣。以上就是織物耐磨性測試的方法步驟,希望能幫助到您。
織物的磨損是指織物之間或與其他物質之間反復摩擦,織物逐漸磨損破損的現象,而紡織品耐磨性的測試原理則是指紡織品在機械力反復摩擦的作用下,抵抗磨損的能力。
為什么要進行織物耐磨性測試?
織物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各種不同的外界因素的作用,特別是經常與周圍所接觸的物體項目摩擦,造成織物不同程度的磨損乃至損壞,影響其使用性能。
檢測織物的耐磨性,可以提高紡織品的利用效率,是紡織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
1)摩擦過程中纖維之間不斷碰撞,紗線中的纖維片段因疲勞性損傷出現斷裂,導致紗線的斷裂;
2)纖維從織物中抽出,造成紗線和織物結構的松散,反復作用下纖維可能完全被拉出,導致紗線變細,織物變薄,甚至解體;
3)纖維被切割斷裂,導致紗線的斷裂;
4)纖維表面磨損,纖維表層出現碎片丟失;
5)摩擦產生高溫,使纖維產生熔融或塑性變形,影響纖維的結構和力學性質。
磨損表現在織物的形態變化主要是破損、質量的損失、外觀出現變色、起毛起球等變化。
織物耐磨性測試標準有哪些?
1、試驗標準
GB/T21196.1-200丙紡織品馬丁代爾法織物耐磨性的測定第1部分馬丁代爾耐磨
試驗儀》。
GB/T21196.2-2007《紡織品馬丁代爾法織物耐磨性的測定第2部分試樣破損的測定》。
GB/T21196.3-2007《紡織品馬丁代爾法織物耐磨性的測定第3部分質量損失的測定》。
GB/T21196.4-2007《紡織品馬丁代爾法織物耐磨性的測定第4部分外觀變化的測定》。
2、適用范圍
GB/T21196.2-2007及GB/T1196.3-2007標準適用于所有紡織織物,包括非織造織物和涂層織物,不適用于特別指出磨損壽命較短的織物。
GB/T21196.4-2007標準適用于磨損壽命較短的紡織織物,包括非織造織物和涂層織物。
織物耐磨性測試方法與原理
1.圓盤法
先將圓形織物試樣固定在工作圓盤上。然后,工作圓盤勻速回轉,在二定的壓力下砂輪對試樣產生摩擦作用,使試樣產生環狀磨損。根據織物表面的磨損程度或織物物理性能的變化。評定織物的耐磨性能。
2.馬丁代爾法試樣破損的測定
安裝在馬丁代爾耐磨儀試樣夾具內的圓形試樣,在規定的負荷下,以軌跡為(Lissajous)圖形的平面運動與磨料(即標準織物)進行摩擦,試樣夾具可繞其與試樣水平面垂直的軸自由轉動。根據試樣破損的總摩擦次數,確定織物的耐磨性能。
3.馬丁代爾法質量損失的測定
在以馬丁代爾法為操作方法的試驗過程中,間隔稱取試樣的質量,根據試樣的質量損失,
確定織物的耐磨性能。
4.馬丁代爾法外觀變化的測定
在以馬丁代爾法為操作方法的試驗過程中,間隔稱取試樣的質量,根據試樣的外觀變化,
確定耐磨性能。具體操作時,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中的一種,與同一織物未測試試樣進行比較,評定試樣的表面變化。
①確定達到規定表面變化所需的總摩擦次數。
②協議的摩擦次數進行摩擦試驗后,評定表面所發生的變化程度。
對于其他相關問題,請點擊右側在線咨詢,健明迪檢測客服將為您分配對應工程師,為您提供更專業的咨詢。